一、鄭州水泥混凝土路面原因分析
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通病從外觀看形式多樣,通過研究歸納總結,可將質量通病分為兩大原因:內因和外因,內因主要指水泥混凝土強度本身不足,外因主要指操作欠佳和不利環境因素。如強度不足、斷板等主要原因可歸為內因,跳車、平整度欠佳等歸為外因,而不規則龜裂、缺邊掉角、壓紋不均則內外原因都有。本人通過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實例調查研究,查閱相關工程資料,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,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內因產生原因歸納如下:
1、砂、石、水泥、外加劑等原材料質量不完全符合相關規范要求,混凝土拌制過程不符合相關操作規程。如骨料中針片狀石子含量過高,針片狀石子在混凝土中易出現架空現象,空隙率增大,受壓易折斷,從而影響混凝土強度。選用較細的砂且雜質含量過高,根據規范規定:砂的細度模數應在2.5以上,含泥量不超過3%。水泥隨意摻合使用,因不同水泥中混合物質量及摻量都不同,摻合后將使水泥性能發生改變,標號降低,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。粗骨料采用礫石,礫石因其表面光滑、無棱角,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不佳,使混凝土強度降低,應采用機軋碎石作骨料。
2、混凝土配合比、水灰比、和易性和塌落度等指標不符合規范和設計?;炷恋呐浜媳仁歉鶕炷翉姸?、耐久性、耐磨性、和易性來確定的。根據規定其計量誤差為:水泥1%,粗骨料3%,水1%,外加劑2%,同時計量不準確也影響砂石材料的級配。沒有一個好的級配,混凝土的密實度就難以保證。
3、混凝土輸送方式、澆筑、振搗時間、振搗半徑估值、密實標準判斷、初凝時間的掌握、環境溫度的判斷等原因,因外而內的原因。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外因產生原因歸納如下:
(1)基礎出現薄弱區段。
(2)水泥混凝土施工過程不符合要求。主要指澆筑過程、振搗方式、收面時機等。
(3)實驗數據不敏感或不準確。
(4)混凝土開始養護時間、養護方式方法、養護時間問題、開放交通時機掌握不夠。
鄭州瀝青路面施工